復健科營業時間
- 星期一至星期五:08:00-21:30(中午正常營業)
請病患提早一小時抵達
- 星期六:08:00-12:00;13:30-16:30
請病患提早一小時抵達
什麼是增生治療?
是一種幫助軟組織重新啟動修復的一種治療方式,讓受傷的部位富含修復因子,幫助組織恢復得更全面。
PRP高濃度自體血小板血漿治療效果好嗎?
由於肌腱、韌帶等軟組織並沒有足夠的血液供給,所以受傷後往往沒有足夠的修復因子,導致修復不良及慢性疼痛,藉由高濃度血小板血漿的施打,在國外也已經是復健治療的標準選擇之一。
施打PRP的優點與缺點?
以往健保只給付施打葡萄糖水,但僅能在受傷部位重新發炎,倘若沒有豐富的生長因子,修復效果也較不明顯。所以自費施打PRP,不僅可以大大縮短復健時間,也可以又更佳的治療效果。
哪些人適合施打PRP?
關節軟骨損傷:膝蓋半月板、肩關節盂唇、手腕三角纖維軟骨、脊椎椎間盤損傷、小面關節病變、腰椎滑脫及薦髂關節病變。
肌肉撕裂傷、慢性肌腱、韌帶病變及撕裂傷:網球肘、足底筋膜病變/撕裂傷、肩旋轉肌袖損傷、十字韌帶損傷。
周邊神經損傷:如腕隧道症候群等神經壓迫等。
PRP增生治療+功能性訓練 (5堂) 金額
$23,000元
什麼是徒手治療?
徒手治療有別於一般傳統的推拿按摩,是一套有系統的治療技術,利用治療師的雙手,直接施作在肢體與關節上,安全且有效的改善問題,比起儀器治療能更根本的改善疼痛與關節活動度。
一個療程約5次,也會因每個人的狀況而不同,施作的技術也會因個人的狀況作調整,達到個別化的治療內容,搭配健保治療效果更加顯著,達到徹底的解決痠痛問題。
施作技術
常見疾病
最想知道Q&A
1.會痛嗎?
A:大部分的技術不會疼痛、但若要打破沾黏,會造成輕度發炎,配合儀器治療即可
2.誰幫我做?
A:物理治療師,皆有國家級高考認證的證照!
3.做完會馬上有效果嗎?
A:是的,超過8成的患者在第一次治療後就會看到改善,但仍要看問題的複雜度!
4.要做多久?
A:每次治療為45-60分鐘,根據治療療程而改變!
5.需固定時間治療嗎?
A:是的,由專業的物理治療師評估後,會給出您最適切的治療頻率!
6.有事前準備嗎?
A:開始治療前都需要由本院復健科醫師看診過後方可開始徒手治療唷!
什麼是運動治療?
運動治療簡單來說就是透過一些安全且有科學根據的運動,來達到改善疼痛、姿勢矯正以及促進健康的目的。有別與一般健身房,治療性運動大多不需要器材,運動強度也較低,所以適合有慢性疾病、慢性疼痛的民眾來執行。
大多數的疼痛都是因為長期姿勢不良所造成的,透過適當的科學運動,徹底的改變不良姿勢,進而達到根本的疼痛治療。
施作技術
常見疾病
最想知道Q&A
1.會累嗎?
A:運動的強度會以輕度疲勞到中度疲勞,視個人情況做調整,但整體的運動強度會低於健身房
2.誰幫我做?
A:物理治療師,皆有國家級高考認證的證照!
3.做完會馬上有效果嗎?
A:運動的效果通常需要4-6周才會看見,但是治療效果也能延續較久!
4.要做多久?
A:每次治療為45-60分鐘,根據治療療程而改變!
5.需固定時間治療嗎?
A:是的,由專業的物理治療師評估後,會給出您最適切的治療頻率!
6.有事前準備嗎?
A:開始治療前都需要由本院復健科醫師看診過後方可開始運動治療唷!
適應症狀
儀器治療
儀器治療是運用物理因子進行「聲」、「光」、「水」、「電」、「冷」、「熱」和「力」等,進行非侵入性的治療療程,有別於藥物或手術治療,是一種較保守的治療方法,給予患者在復健之路上提供助力。各項儀器都有適合的狀況與禁忌症,需經由醫師評估後有治療師協助操作,使用中若有任何問題與不適,請立即請現場治療師協助。
設備儀器:
體外震波
為專業治療自費項目
身體受到挫傷、扭傷、或是長久工作造成的慢性疲勞,通常會造成肌肉關節肌肉及肌腱疼痛,利用適當的震波所產生的能量,依照患部的深淺、疼痛的程度及疼痛的時間(急性或慢性)做適當的調節,促使微血管新生,達到組織再生及修復的功能使症狀緩解,治療效率高且不具侵入性。
徒手治療
為專業治療自費項目
指不使用任何物理治療儀器,來達到促進循環、減輕疼痛、增加關節活動度、增進動作功能的治療方式,在專業物理治療師的執行或督導下完成的徒手治療,可降低因施力不當而造成的危險性。
適應症狀
生理障礙治療
主要針對神經肌肉、感覺、知覺認知功能、以及職能表現(日常活動、工作或生產性活動、休閒或娛樂)操作之功能障礙的成人病患為主,目標在於預防或治療障礙,並協助個案發展、改進、維持、或重建最高的功能及獨立性,以期回歸社會,扮演應有的角色,提升病患及家屬的生活品質。
設備儀器:
適應症狀
治療項目
適應症狀
治療項目
針對骨骼、神經損傷導致動作障礙,或動作發展受限的兒童,依據其發展及個案,治療性運動改善肌肉張力,在兒童遊戲與互動之下,訓練肌力、耐力、平衡及協調能力,提升動作控制及品質,使其符合日常所有活動的要求,必要時會搭配輔具訓練,以提高行動功能的獨立自主性,減少照顧者的負擔。
治療項目:
適應症狀
治療項目
提供感覺統合及日常活動等功能的訓練,透過與孩子遊戲互動過程,針對孩子的專注力、發展等問題,建立一個適合的治療環境,技巧性的引導,提升孩子的生活功能性、自立性、參與能力、適應能力,改善發展遲緩兒童的平衡能力、動作的協調性及某些行為的問題等等。
治療項目:
適應症狀
治療項目